一、起草背景
《貴陽市實施“強省會”五年行動方案》重點任務提出“培育發展總部經濟,出臺支持總部經濟加快發展的政策措施”,國內城市如蘇州、重慶、成都、長沙、武漢、西安、南寧等都先后出臺支持總部經濟發展的若干政策或意見。為加快貴陽貴安總部經濟發展,牽頭起草《貴陽貴安關于支持總部經濟發展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若干意見》),多次廣泛征求各區(市、縣、開發區)、市直相關部門及企業的意見,并根據各單位反饋意見反復修改完善。
二、起草依據
(一)貴州省委省政府《關于支持實施“強省會”五年行動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見》
(二) 《貴州省政府關于加快大數據產業發展應用若干政策的意見》
(三)《中共貴陽市委關于制定貴陽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
(四)《貴陽市實施“強省會”五年行動方案》
(五) 《貴陽市推動制造業競爭優勢重構 打造“產業名城”工作方案》
(六)《貴陽市產業大招商政策措施》
(七)《貴陽市貴安新區產業大招商三年倍增行動計劃(2021—2023)》
(八)《貴陽貴安推動企業上市倍增行動計(2021-2025)》
(九)《貴陽貴安人才“強省會”行動若干政策措施》
三、主要內容和考慮
《若干意見》主要分為五個部分。
第一部分是總體要求。
該部分除明確要求外,還明確了發展目標,建議將5年內發展目標由原來《貴陽市實施“強省會”五年行動方案》中所提新增300家調整為100家。原因是隨著調研的深入,通過與企業的座談,在分析企業調查問卷和稅務、統計部門提供的相關數據后,對照目前預設標準,貴陽市達到200萬元以上地方財政貢獻的企業數量較少,加上貴陽起步較晚,基礎相對薄弱,與周邊省會城市的競爭激烈,300家目標難度很大,100家目標比較符合貴陽貴安實際。
第二部分是重點方向。
根據《中共貴陽市委關于制定貴陽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結合貴陽貴安重點發展產業導向以及周邊城市做法,我們提出了六個一批的發展方向,即引育一批綜合型(區域型)總部、壯大一批功能型總部、培養一批創新型總部、培育一批本土總部企業、打造一批總部經濟示范樓宇、形成一批總部經濟集聚區。
第三部分是認定標準。
考慮貴陽貴安目前總部經濟基礎較弱的實際,制定了相對合理的認定標準。
現代農業經濟指標。長沙標準是上年度營業收入1億元以上、地方財政貢獻不低于1000萬元,成都標準是上年度營業收入5000萬元、地方財政貢獻200萬元以上。貴陽標準與成都標準一致,之所以設定這個標準,一是考慮到農業企業規模體量小的特點,二是凸顯對農業行業的扶持。
工業和建筑業經濟指標。參照成都、長沙等周邊省會城市,財政貢獻認定門檻分類設置,鑒于貴陽與對標城市的發展水平尚有差距,企業體量普遍較低的實際情況,對貴陽貴安鼓勵發展的電子信息制造產業、先進裝備制造產業、中高端消費品制造產業、新能源產業、新材料產業、健康醫藥產業等先進制造產業設置了上年度營業收入 1 億元以上,且對地方財政貢獻1500萬元以上的標準。對總部企業落戶貴陽貴安具有足夠的吸引力。
現代服務業經濟指標?,F代服務業設定了金融服務業、商貿服務業、文化旅游業、信息服務業、現代物流業、會展及人力資源等六個板塊,分門別類地設置了相應的認定標準。
第四部分是扶持政策。
考慮到要加強對總部企業的政策引導和支持力度,此部分包括五個方面。
一是引進和培育。根據現有省市產業大招商政策,結合國內其他城市已出臺政策和做法,考慮按照“就高不就低,當年僅享受一次”原則予以支持,給予總部的支持不超過該企業上年度地方財政貢獻。
對新引進、新認定總部企業。開辦落戶獎勵和辦公用房補助,參照現有政策《貴陽市產業大招商政策措施》中“開辦獎勵”和“多渠道提供辦公用房”,給予最高均不超過500萬元獎勵。
對現存經認定總部企業。經營貢獻獎勵,據現有政策《貴陽市產業大招商政策措施》中關于大數據企業主營業務收入的獎勵政策,同時借鑒成都、西安、南寧等地經驗,將獎勵資金的40%發放給高級管理人員;能級提升獎勵,據現有政策《貴陽市產業大招商政策措施》中關于總部企業改制的獎勵政策,以及成都市、西安市等地總部經濟政策對總部企業上市融資的,給予一次性最高500萬元獎勵;企業上市獎勵,按照《貴陽貴安推動企業上市倍增行動計劃(2021-2025)》執行;中介服務補貼,借鑒成都、昆明總部經濟政策中關于中介服務補貼的支持,力度與其相一致。
二是人才扶持。依據現有政策,建議將總部高管及優秀人才優先納入人才政策享受范圍,直接給予獎勵,體現對總部企業高管和優秀人才的重視。
加大對總部企業高管和核心技術人才財政支持力度。據現有《貴陽貴安人才“強省會”行動若干政策措施》中關于給予人才貢獻獎勵的支持政策,放寬50萬年薪和5年合同要求,參照成都、西安等地,直接對總部企業給予一定數量或比例的獎勵名額。
加強對總部企業高管和核心技術人才安居穩居支持。據現有《貴陽貴安人才“強省會”行動若干政策措施》中關于提供人才住房支持的政策,同時參考成都“蓉城人才綠卡”經驗,將政策享受范圍直接擴展到總部人才。
加大對總部企業高管和核心技術人才子女入學支持力度。據現有政策《貴陽貴安人才“強省會”行動若干政策措施》中關于優化人才子女就學服務的支持政策,同時參考成都“蓉城人才綠卡”經驗,貴陽貴安比照“省級優才卡" “貴陽人才服務綠卡 ",直接給予總部企業人才子女入學支持。
優化總部人才醫療服務保障。據現有政策《貴陽貴安人才“強省會”行動若干政策措施》中關于提供人才就醫保障和提供國際人才來筑便利的支持政策,支持其購買的國際商業保險與公立醫院優質資源對接,在貴陽貴安先行先試,將為吸引國際人才提供服務支撐,同時也是一大創新亮點。
加大總部人才技能培訓支持力度。參照《貴州省政府關于加快大數據產業發展應用若干政策的意見》中支持企業建立實訓基地的相關政策,將對大數據產業的扶持,范圍擴展到所有經認定的總部企業,與成都的扶持力度相一致,既保障貴陽貴安對總部企業的吸引力,又是在培育本土人才。
三是土地供應。依據“大招商”政策和貴陽貴安現有用地政策,根據企業需求,借鑒成都、長沙、武漢等周邊省會城市對總部企業用地的通行措施,鼓勵力度相近。
保障總部企業用地需求。借鑒成都、重慶、西安、南寧總部經濟政策中關于總部企業用地支持相關政策,貴陽貴安按項目所在地塊土地級別總部經濟辦公用地基準地價確定土地出讓起始價。
支持復合用地。借鑒北京的土地支持政策,貴陽貴安率先把“復合用地”寫進總部經濟政策,“探索支持具有復合功能的總部企業實行復合用地方式”加上“零增地擴容”,適應總部企業的復合功能和新經濟產業融合的多功能用地需求,以土地集約化使用和土地使用性質的彈性化支撐研發、生產、服務的一體化。
保障總部集聚區建設用地。借鑒廣州、南寧總部經濟政策中關于集聚區的相關支持政策,以及參考浦東祝橋啟東產業園、河南省等以“飛地形式”共建園區,支持各區(市、縣、開發區)與企業按“飛地方式”選址建設總部經濟集聚區,優先安排土地利用計劃指標,可按產城融合的規劃綜合配套辦公、商業、生活用地。
四是金融支持。根據《貴陽市推動制造業競爭優勢重構 打造“產業名城”工作方案》中關于投融資的支持政策,借鑒成都等地金融政策措施,對總部企業的金融支持主要是各類產業基金申報和貼息支持。有助于緩解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
五是促進要素跨區域流動。借鑒上海、成都、長沙、蘇州等城市的經驗,并按照企業需求與相關部門座談商討后確定。
貿易便利化方面,借鑒上海、成都、長沙的做法,提出優先支持總部企業及其下屬單位申請海關AEO高級認證,簡化出口通關手續和退稅流程,鼓勵設立海外倉,建立離岸貿易外匯結算“白名單”制度。
資金管理便利化方面,借鑒上海經驗,提出支持符合條件的總部企業設立跨境資金池,積極參加跨境人民幣結算試點,支持總部企業外籍員工便利化辦理個人結售匯業務。在此方面,主要是自貿區的做法,建議在貴陽貴安先行先試。
研發創新便利化方面,借鑒上海、蘇州的做法,支持總部企業發展與研發相結合的保稅維修和再制造,可在綜保區先行先試。參照現有政策《貴陽市產業大招商政策措施》中“平臺建設補貼”和《貴陽市關于進一步加快科技創新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中“推動科技研發平臺建設”,支持和鼓勵總部企業建設產業公共研發技術服務平臺,給予資金獎勵。
人才流動便利化方面,根據現有《貴陽貴安人才“強省會”行動若干政策措施》,借鑒北京、上海、成都等城市的通行做法,為總部企業人才辦理永久居留或多次往返簽證,吸引國際人才。
第五部分是保障措施。
一是加強組織領導。二是建立協同工作機制。三是建立市區財稅分擔機制?!度舾梢庖姟匪瑾剟钯Y金,由各級財政按照總部企業納稅所得比例進行分擔,貴安新區、雙龍航空港經濟區自行承擔。獎勵資金的審核、撥付與管理,下一步將通過制定實施細則的方式予以明確,按照目前成都、長沙、武漢等地的做法,采取區(市、縣、開發區)初審、市直部門審核、市政府批準的方式,由市財政局將市級兌現資金分解下達到各總部企業所在區(市、縣、開發區),各區(市、縣、開發區)負責撥付。四是優化企業服務機制。依托貴陽貴安現有的綜合服務平臺,優化企業服務,實現網上申報、獎勵認定、信息咨詢、政策發布、問題解決等一體化、全天候服務。相比于成都、長沙遞交紙質材料,更加方便、快捷、高效。五是建立監督管理機制。參照長沙、武漢經驗,要求入駐貴陽貴安總部企業10年內不得減少注冊資本。